湖南巨资兴修水利提升抗旱能力******url:https://m.gmw.cn/2023-01/04/content_1303243185.htm,id:1303243185
新年伊始,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的铁山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的施工现场,大型工程机械轰鸣,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干劲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铁山灌区设计灌溉面积85.41万亩,是湖南已建成和投入运行的第二大灌区,滋养着“湘北粮仓”。“在抗击2022年的大旱中,铁山灌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保灌溉运行时间、灌溉水量都创了新纪录,我们继续对灌区提质改造争取发挥更大作用。”岳阳市铁山供水工程事务中心副主任张百义告诉记者。
在抗击2022年的夏秋冬连旱中,湖南省一系列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减轻了旱灾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部分地区也暴露出存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工程性缺水矛盾比较突出等短板。
湖南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湖南省2022年冬修水利投资规模与增速、在建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计划执行进度明显快于往年,截至目前,已完成水利投资超过558亿元。针对大旱中暴露出的短板,湖南在推进重大水利工程、防洪薄弱环节治理工程的同时,重点推进洞庭湖区北部补水二期工程、68处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14处大中型灌区渠道“中梗阻”畅通行动和1万处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等抗旱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水源保障和灌溉能力。
湖南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处长朱健荣告诉记者,湖南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采取“以奖代补”模式,组织群众自选、自建、自管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建设工程。同时广泛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引导各地将山塘河道清淤疏浚、渠道整修等工艺简单的项目交由村民实施。
记者 周楠 长沙报道
春节将至 全国各地“年味”渐浓******
农历兔年春节就要到了,浓浓的“年味”已经扑面而来,下面就让我们到各地去感受一下。
山东枣庄 花饽饽“蒸”出浓浓年味
蒸上一笼好看又美味的花饽饽,是山东枣庄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蔬菜水果榨汁和入面中,制作成颜色鲜艳,造型生动的花饽饽,不仅外观精美,还营养美味,更有着平安、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
在山东青岛上马大集,500多个摊位摆满了各式商品。此外,舞台上还展示当地特色的柳腔戏曲、互动魔术、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市民在逛大集买年货的同时,也能够一饱眼福。
在江西南昌,手工市集的夜市展销吸引众市民前来购买。而在街头艺术表演中,各种年俗角色穿过市区,将街区变成了热闹的海洋。而在江西婺源,大型实景演出让人眼花缭乱,旗袍、油纸伞等特色文化符号随处可见,游客们可以惬意地逛夜市、赏非遗。
甘肃通渭 买春叶 写春联 临近春节赶集忙
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华家岭镇,每逢农历的一、四、七,都是赶集的日子。马上就要到春节了,我们跟随记者到这里的集市上去提前感受一下这浓浓的年味。
总台记者张磊:提起赶集,除了买一些生活的必需品之外,大家可能买得最多的就是春联、门神。这个一绺一绺的,叫作春叶,上面有钱币的样子,有灯笼的样子,看起来非常喜庆。在大年三十的这一天,通渭的老百姓都会把这个春叶贴在屋檐上,看起来花花绿绿的,随风飘荡,也是非常喜庆。除了买春叶之外,大家要买的还有春联。可以看到,这个摊点刚一支起来,已经被老百姓围得水泄不通了。
(总台记者 张磊 杨青博 通渭融媒)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