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晚会围绕“庆新春,闹元宵”主题,生动展示辽宁戏曲艺术魅力。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以武戏见长的辽宁京剧,涌现了以唐韵笙(“唐派”)为代表的一批京剧名家,推出了《雁荡山》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在京剧界享有盛誉。评剧是在中国北方影响广泛的地方戏曲剧种,辽宁评剧产生了以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为代表的三大艺术流派,创作演出了《小女婿》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本台晚会除演出京剧、评剧经典作品外,还将欣赏到辽宁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种演出,是辽宁戏曲艺术的一次盛宴。
据了解,这是辽宁省首次举办新春戏曲晚会。本台戏曲晚会全剧种、全辽班,因为是首次举办戏曲晚会,演出的12个节目,涵盖京剧、评剧、辽剧、海城喇叭戏、阜新蒙古剧、凌源影调戏、二人转等目前辽宁省所有的戏曲剧种。参演院团和演员全部来自辽宁,是辽宁省各戏曲剧种的一次集中展示。
本台晚会汇集了辽宁省著名的戏曲名家,“梅花大奖”获得者冯玉萍、“梅花奖”获得者李静文、常东、周丹、凌珂,“牡丹奖”获得者张春丰,以及京剧唐派,评剧韩派、花派、筱派、新派、白派等优秀传人,名家云集,新人担纲。演出《汉津口》《望江亭》《谢瑶环》《花为媒》《杨门女将》等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剧目,名段荟萃。
据了解,参演单位来自沈阳、大连、鞍山、锦州、营口、阜新、铁岭、朝阳等8个市的多家戏曲院团,是辽宁省戏曲院团的一次集中亮相。演出实行公益惠民,100元以下惠民票达到50%以上,让更多戏曲观众走进剧场。同时在辽宁文化云平台上直播,让全国观众欣赏,扩大辽宁戏曲影响力。(完)
多元支付不是要取代现金****** 姚 进 近日,一则“大额纸币会逐渐退出市场流通”的传言引起涟漪,甚至有观点认为此举是为了推广数字人民币。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误读。人民币现金是国家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研发不是为了取代现金,而是为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可预见的将来,现金仍将长期存在。 由于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变脏变旧,这种“脏污”类型的纸币,属于不宜流通人民币。为进一步提升流通中人民币质量,202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新版《不宜流通人民币 纸币》(JR/T0153-2022)金融行业标准,对脏污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了提升。目前对一些纸币的回收,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确保公众用上“放心钱”“干净钱”。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的普及,购物、用餐、加油、买票等诸多场景的现金支付已逐渐被手机扫码取代。移动支付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也改变了大家的支付习惯。有人说,现在出门不带现金不要紧,忘带手机则“寸步难行”;有商家说,使用现金成本较高,需要花时间去清点和保管,而且有安全上的顾虑;甚至有观点认为,既然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那么整顿拒收现金就是多此一举。 这些观点看似有一定道理,实则不然。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现实中,部分商家或公共服务机构拒收现金的行为,不仅剥夺了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也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尊严,更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现金在保障公众支付权利公平、在重大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下稳定公众支付需求等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拒收现金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早在2018年,监管部门就曾明确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发展,整治拒收现金行为。2020年12月,央行就规范人民币现金收付行为有关事项发布专项公告,重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现金,不得排斥和歧视现金支付。可见,不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拒收现金的理由。 目前,我国已形成现金、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并存的多样化支付工具体系,同时数字人民币研发和试点工作正在稳妥推进中。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优势,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支付需求。鼓励多元化支付不等于对现金说“不”,而是应该将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交给消费者。既要肯定多元化支付的意义,加强对各类支付结算方式的推广,也要充分尊重公众支付结算习惯,包括使用现金支付的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数字人民币作为百姓日常消费支付手段的补充,不是为了取代现金,二者将长期共存。对于一些人担心的数字人民币会侵犯个人隐私问题,应该看到,数字人民币作为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会充分尊重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防范。在实物现钞依然发行的前提下,公众仍然可获得实物现钞所提供的完全匿名性,不会因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而受影响。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佰家富app地图 |